作品构图简净,人物举止形貌刻画生动传神,衣纹线描劲挺略带战笔,树石器具描写工致而毫无呆板,着色浑厚而不失清丽,是宋代宫廷人物画的代表作品。
《听琴图》全幅的"气韵"是直贯向上,而徽宗的题款和押书,其特点也是顺乎画中气局,其位置恰到好处而绝不孤立于画中"气韵"之外。此图于右上标题,瘦金书三字"听琴图",正好高于松树之头,若低于松树头,则"气"会下沉而不贯,若与松顶相平,又是平头,都与画中气机不合或破局,若太高也不妥,唯如此方妙。所以皆精心而为,应须体会画家之用心,也更感受画中空间之美。
幅上钤清“嘉庆御览之宝”等印8方。
《听琴图》画中是以宋徽宗为中心,以他“溺信”道教为背景,因此是有迹可循的。这不是一般的人物肖像画,而是有真实的事件为依据。其中有许多有关政治、宫廷、宗教方面的内涵。从画中解读出发,并以《宋史·徽宗本纪》相印证,由此追踪《听琴图》的作年。其中最突出的记载,就是政和七年(1117年),恰恰也是《听琴图》的创作年代。这一年可以看作宋徽宗也是北宋王朝政治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的标志。
据史书记载:“二月辛未,改天宁万寿观为神霄玉清万寿宫。甲子,会道士二干余人于上清宝篆宫,诏通真先生林灵素,谕以帝君降临事。……乙亥,幸上清宝篆宫,命林灵素讲道经。”“四月庚申,帝讽道策院上章,册己为教主道君皇帝。”这是徽宗崇信道教,历年活动的一个最高潮,就是“册已为教主道君皇帝”。而《听琴图》中,徽宗本人,穿的是一身道服,正是以“教主道君皇帝”的崇高身份自居。所以,《听琴图》所描绘的正是宋徽宗在政和七年四月册为“教主道君皇帝”以后,与朝中权臣接见,抚琴论道,暗通心曲的艺术场景。其作年正是在政和七年(1117),徽宗以“教主道君皇帝”的双重崇尊身份的艺术记录和历史纪念。
《听琴图》它的作者到底是谁,历来众说纷纭。一部分专家认为此画出自宋徽宗翰林画院的画师之手;一部分专家则认为,此画就是皇帝宋徽宗的亲笔画。
对于画中所画的人物也是众说纷纭,大部分人认为,画中弹琴的道人就是宋徽宗赵佶本人。因为赵佶十分信奉道教,曾经在皇宫附近兴建道观,请道土讲道,而道士们也乘此机会,上尊号称赵佶为“教主道君皇帝”,所以,宋徽宗把自己装扮成一个道士模样,在宫中弹琴欣赏,而且还让人画像,也不足为怪。
《听琴图》它的作者到底是谁,历来众说纷纭。一部分专家认为此画出自宋徽宗翰林画院的画师之手;一部分专家则认为,此画就是皇帝宋徽宗的亲笔画。
对于画中所画的人物也是众说纷纭,大部分人认为,画中弹琴的道人就是宋徽宗赵佶本人。因为赵佶十分信奉道教,曾经在皇宫附近兴建道观,请道土讲道,而道士们也乘此机会,上尊号称赵佶为“教主道君皇帝”,所以,宋徽宗把自己装扮成一个道士模样,在宫中弹琴欣赏,而且还让人画像,也不足为怪。
1.主题:
蔡京在画上的题诗:“吟微调商灶下桐,松间疑有人松风。仰窥低审含情客,似听无弦一弄中。”其中“灶下桐”出自《后汉书·蔡邕传》,蔡邕善鼓琴,时闻灶下桐木燃烧的声音,知为制琴的绝佳木材,乃用余木制成一琴,因尾部有火烧痕迹,故名为“焦尾琴”。“无弦”来自陶渊明抚无弦琴的典故。蔡京题诗借用这两个典故,一方面指出徽宗琴艺高超,另一方面亦暗示听琴者深谙琴音,非寻常俗人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,以音乐比况政治源远流长。孔子以帝舜时韶乐尽善尽美、周武王时音乐尽美而未尽善来评判帝舜、武王朝政治状况的高下,而《史记》亦记载吴国公子季札通过一国仪式用乐来听辨该国的政治概况。在古代,琴被视为乐器之君,能匡正不正的行为。图中徽宗弹琴,自与身份相当。身为君主的徽宗弹琴,臣下专心聆听,君臣一片和谐,也意昧着帝王的道德之音被臣下接收而遵行。这就是《听琴图》的深刻政治意蕴了。
这幅《听琴图》的人物与配景都很简单,凌霄花缠绕于青松之上,依了陆游的诗意:“庭中青松四无邻,凌霄百尺依松身。”旁有数竿小竹,左右摇曳,似有微风拂过,既有凌霄,再看画中人的装束,可能是初夏六月季节,未有酷暑,只有暖阳。松下一人黄冠缁衣,端坐拂琴,身边高几,香炉有袅袅青烟,似与琴音交绕,飘摇在松竹之间。弹琴人前面坐着的两位身着朝服,有小童听侍一旁的蓝衣人虽抄手正坐一副恭敬的模样,但抬起的眼神早随着琴声飞到缥缈处;三人相对的空处,摆有一块奇石,上置铜鼎,内植花卉,与三位主要人物组成一个十分完整的四角空间,像是另一位尊贵的客人。其余再无他物,却让人很强烈地感受到画中一种典雅富丽的氛围,虽是拂琴雅事,又不是一般文人所能相比。
《听琴图》在琴音中更倾向于沉静。画中人物,别无旁杂,唯徽宗身边置一黑漆高几上陈金盘玉炉,飘出御香袅袅,徽宗身后,为一株高松,琴音悠扬,透于松际。为了在画中“逼”出琴声,人物的方位对置则极玄妙。为了这一“逼”,在徽宗正对处,画下部着一云叠状假山石,上置古鼎名花,意在封住画下部之“气口”,不让琴音散逸,而反逼回到松风之间。左右二人物,对坐但一侧一斜,并不板滞,但方位上稍不对应,故在左侧绿衣大臣旁加一侍童,却是与红衣者左右正对,如此人物不致呆板布势,更趋活泼自然,另外也是为了不让琴音斜漏,置小童于旁,如此方位四面端正,更“逼”出琴音随画中气局沿着松树直贯云天,也正是蔡京所题“松间疑有入松风”,其精妙如此。松后散写三五竿墨竹,也更添空间之幽深。这样表现琴音真是独一无二,也是煞费苦心。
《听琴图》全幅的“气韵”是直贯向上,而徽宗的题款和押书,其特点也是顺乎画中气局,其位置恰到好处而绝不孤立于画中“气韵”之外。此图于右上标题,瘦金书三字“听琴图”,正好高于松树之头,若低于松树头,则“气”会下沉而不贯,若与松顶相平,又是平头,都与画中气机不合或破局,若太高也不妥,唯如此方妙。而押书“天下一人”,签于画之左下部,与标题上下相呼应,也不伤画之气局。所以皆精心而为,应须体会画家之用心,也更感受画中空间之美。
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余辉:该图是以工笔设色绘成,人物衣着敷染繁复,丝衣如新,质感鲜明,略施重彩,杂以石绿等色提醒画面,人物线条转折方硬并伴有顿挫,合乎衣纹的走向,面部刻画细致入微,表情细腻,专注之态,各不相同。看得出,画家的一笔一画,每一个造型,都力求在画面中传达出古乐无声的、丰富的乐感。凝固不散的雅乐与此图同在,八百多年后,铮铮的琴声仿佛仍在叩响每一个观者的心弦。
《听琴图》在《石渠宝笈·三编》、《西清札记》等中著录。该图原属于清宫旧藏,20世纪30年代初的鉴定家怀疑北宋人物画家的写实能力,所以将《听琴图》定为赝品。1933年,为躲避侵华日军的劫掠,国民政府在文物南迁临行前,将此图作为明代绘画,打入另册,留在了当时的北平故宫。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。
2015年8月,《听琴图》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的“石渠宝笈特展”中展出。
赵佶(1082—1135年),即宋徽宗,北宋皇帝、书画家。在位时广收历代文物、书画,极一时之盛,亲自主持翰林图画院,编辑《宣和书谱》、《宣和画谱》。能书善画,自创书法“瘦金体”